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云南省委“兩新”工委及時發出《關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工作中發揮“兩新”組織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通知》,要求各級“兩新”組織黨工委、省級重點行業黨組織當好政策宣傳員、防疫聯絡員、困難協調員、黨建指導員,在防疫斗爭和復工復產中沖鋒在先、擔當作為,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讓黨旗在基層高高飄揚,黨徽在一線熠熠生輝。
聞令而動 當好疫情防控“宣傳員”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全省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及時響應、迅速行動,采取網絡平臺推送、深入一線宣傳等方式,普及疫情防護知識,正面引導社會輿論,宣講復工復產政策,堅定了廣大職工群眾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和決心。文山州“兩新”組織黨組織積極參與外出返鄉人員排查宣傳等工作,開展疫情防控宣傳42期,受益職工群眾1.2萬余人。西雙版納州住建行業黨組織、物業協會黨支部等安排“黨員先鋒車”巡回播放防控宣傳錄音,制作防控視頻在業主群、朋友圈廣泛宣傳。新平縣“兩新”組織黨工委發動黨員組成志愿服務隊,奔赴社區、小區、酒店、商鋪店面,開展防疫宣傳志愿服務。綠春縣“小個專”黨總支組織黨員爭當“宣傳員”,深入一線發放疫情防控倡議書、防護用品價格秩序告誡書。德宏州畹町長合公司黨支部設立疫情服務點,用中緬雙語滾動播報疫情防控知識,引導兩國群眾積極參與疫情防控。云縣三江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等成立黨員志愿服務隊,與所駐社區聯合開展“共駐共防”活動,通過業主微信群、大喇叭廣播等方式向居民宣傳疫情防控政策知識。云南鐘聲音樂制作有限公司黨員創作歌曲《捍衛生命》,騰沖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等積極創作抗疫作品快板《陰霾散去花更艷》、詩歌《致敬,逆行者》等,以文藝作品激勵斗志、振奮精神。
沖鋒在前 共筑疫情防控“安全網”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全省廣大“兩新”組織黨組織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引導所在單位履行內部防控主體責任,承擔外部防控社會責任,黨員帶頭參與防控工作,努力為防疫斗爭貢獻智慧和力量。昆明市2610個“兩新”組織、1316個黨組織直接參與到防控工作中,34600余名從業人員堅守在工作一線,通過成立起義務宣傳隊、巡防排查隊、衛生清潔隊等,構筑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西雙版納州非公企業黨委動員16個非公企業黨組織參與疫情防控,成立5支黨員突擊隊,發動33名黨員志愿者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澄江縣、華寧縣“小個專”黨委取消春節休假,黨委班子成員和黨建指導員深入一線,對小微企業、專業市場、個體工商戶等開展防疫情況督查。京東云玉溪基地從8個城市緊急調配汽運和航空資源,配合本地采購平臺企業運送防疫物資,解決防疫物資異地采購物流運輸難題,截至目前累計運送口罩、醫用手套、醫用專業防護服等醫療防疫物資80余萬件。開遠市“兩新”組織黨員主動請纓上“疫”線,僅用2小時組成“百人先鋒隊”,167位黨員積極參與社區防控工作。楚雄州啟迪愛地科技服務有限公司黨支部積極動員54家入駐企業300余名青年參與防疫知識宣傳、體溫檢測、場所消毒等志愿服務活動。丘北縣膩腳鄉“兩新”組織黨支部深入24個村組送去礦泉水、方便面等物資,幫助解決村組防控點物資匱乏的困難。德宏州濱南公司黨支部主動在瑞麗市公共區域放置70余個貼有中緬文的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有效避免了廢棄口罩帶來的二次污染。迪慶州小中甸鎮旅游黨支部、日加支部的黨員聯合對入戶路、活動場所等關鍵區域每天消毒2次。臨滄市“兩新”組織黨員參加志愿服務活動260多場次,3200多人次在疫情排查、環境消毒等一線提供志愿服務。鎮雄縣藍豹救援隊黨支部第一時間組建黨員志愿隊,充分發揮專業優勢配合公安機關做好過往車輛登記、檢測、消毒等工作。姚安縣農戲協會黨支部將疫情防控知識有機融入地方戲,用方言土語向群眾宣傳防護知識。
在黨組織引領下,全省“兩新”組織特別是民營醫療機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等,發揮資金、物資和人力等方面的優勢,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支持。彌勒市第一醫院黨總支、大姚縣平安醫院黨支部抽調13名醫務人員參加云南省赴武漢救援醫療隊。昆明南大腦科醫院作為收治疑似病人的留驗站,在黨組織的動員下,79名醫護人員返崗“參戰”。昆明市民營醫療機構黨委發出支援機場高速收費站檢測點倡議20分鐘內,昆明眼科醫院等3家民營醫院迅疾組織力量前往馳援。在全省公共交通停運情況下,昆明金域醫學檢驗所黨支部召回全體黨員職工,投入20輛冷鏈車,為滇西區域運輸口罩、物料等防疫物資。建水縣金山物資商貿公司、屏邊縣富康醫院等一批“兩新”組織及時調派人員、救護車,參與高速路收費站、縣鄉村各級疫情監測點防控執勤任務。德宏州畹町仁慈醫院、隴川仁和醫院黨支部牽頭組建志愿服務隊,配合交警在高速路出口執勤點開展體溫檢測工作。
發揮優勢 當好保障民生“貼心人”
疫情發生以來,全省“兩新”組織根據自身優勢,做好人民群眾生活必需品、藥品供給保障,不囤貨居奇、不哄抬物價,不制造市場恐慌。麗江市麗客隆超市、峨山縣紅楹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黨支部的號召下,開辟網上一鍵下單模式,做到無接觸安全配送到家,解決群眾買菜難、買生活用品難的問題。普洱市天生祥超市黨支部發動黨員帶頭,每天多次對商場進行消毒,并對購物人員進行體溫測量,確保購物環境安全。永仁縣維的鄉“兩新”組織按照“一人包一村”組成“黨員代購隊”,幫助群眾購買生活物資并送貨上門。蘭坪縣建浩農業黨支部引導企業持續加大豬肉供應量,確保市場穩定。云南鴻翔一心堂藥業公司黨委捐贈6萬只口罩,近1萬名職工堅守崗位,保障藥品供應,并督促下屬門店不得囤積居奇、借機漲價。云南健之佳藥房公司黨支部捐贈價值250萬余元的緊缺醫用物資,全省近1500家門店持續營業,7000余名員工堅守崗位。普洱淞茂醫藥黨委協助當地醫院、醫療機構采購運輸疫情防控物資,下屬98家藥店正常開業,保證居民藥品需求。云南奧斯迪實業有限公司黨委將制衣車間改造為“口罩生產線”,組織黨員職工帶頭投入生產一線,突擊生產口罩8萬余個。彝良縣服繡刺繡專業合作社黨支部發動職工加班加點制作口罩,免費發放給發界安置區2.6萬余名社區工作人員和搬遷群眾使用。
眾志成城 愛心支援防疫“阻擊戰”
面對疫情防控中口罩、消毒水、預防藥品緊缺的情況,全省“兩新”組織踴躍開展捐款捐物活動,匯聚起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在得知三七列為疫情中醫處方用藥后,云南潤嘉藥業、云南七丹藥業、云南天士力、文山苗鄉三七等公司帶頭捐贈價值680余萬元的三七藥品,馳援湖北武漢抗疫一線。建水縣民營企業家李躍標、李躍麗姐弟及時騰出獨棟樓房,隆陽區艾賓浩斯培訓學校、騰沖云南迪威大道茶業第一時間免費提供校區、企業接待用房布置醫學觀察點。昆明市華豐溫泉酒店等民營企業協助政府部門安置滯昆旅客632人,普洱市18家企業為滯留外地游客免費提供愛心餐。昆明市“兩新”組織捐款3000余萬元,捐贈口罩9.7萬余個、防護服3900余件、消毒用品6300余件,其中俊發集團捐款1500萬元。楚雄州、臨滄市、怒江州、勐臘縣、紅塔區、師宗縣“兩新”組織分別捐款捐物價值764萬余元、156.4萬元、40余萬元、1399萬元、700萬元、98萬元。河口縣“兩新”組織共捐贈口罩20余萬個、酒精10余噸、資金40余萬元。瀾滄古茶公司捐款500萬元、1891箱普洱茶,西雙版納州滇云蜜語公司捐贈1萬余瓶價值392萬余元的蜂蜜,傣醫堂免費贈送價值近30萬元的傣藥預防湯劑。彌勒市紅河藝豐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云南中云糖業公司、德宏州雅戈爾(瑞麗)服飾有限公司黨支部、瑞麗市寶玉石協會黨支部、個舊市鑫聯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分別捐款捐物300萬元、200萬元、100萬元、96萬余元、55.85萬元。麒麟區東山鎮龍田煤礦黨支部書記劉家坤捐款126萬元、口罩5萬只、消毒液1噸和煤炭11噸等等。這樣的先進事跡還有很多,全省廣大“兩新”組織出資人和黨員職工,用實際行動匯聚愛心、傳遞真情,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發揮了生力軍作用。
共度難關 爭當復工復產“排頭兵”
在全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各級“兩新”黨工委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大力幫助解決“兩新”組織復工復產中存在的困難問題,做到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不誤。廣大“兩新”組織黨組織和黨員帶頭示范,全面做好防疫宣傳、消毒、檢查等工作,積極應對復工復產、人員回流帶來的疫情輸入風險。全省1.8萬余名“兩新”組織黨建指導員深入一線,推動有序復工復產。各地協會商會黨組織積極分析研判疫情對所在行業、會員企業的沖擊和影響,研究提出對策建議,幫助正確應對。西雙版納州“兩新”組織工委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全面推行“網上辦”“零見面”辦公,采用網上申報、證照郵遞服務方式辦理業務,截至目前,全州涉及醫藥、糧油、物流等服務保障類企業以及18家規模以上企業已率先復工復產。瀾滄縣“兩新”組織工委根據行業分類形成4個工作組,下沉企業復工復產第一線,指導企業制定復工方案,督促落實防疫措施,及時解決企業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困難問題57個,提出合理化意見建議928條。省注冊會計師行業黨委要求各執業機構嚴格遵守省委省政府關于復工的時間安排,目前各執業機構已采取“值班+居家網絡辦公”的方式陸續復工,復工率達到了90%以上。昆明雄達茶城、康樂茶城、普洱市南亞科技創業園、西雙版納州現代服務業產業園為商戶、園內企業進行房租減免。云縣幸福鎮非公企業黨支部以“送教上門”的方式對轄區企業員工進行新冠肺炎防護知識培訓,幫助制定復工方案,助力企業復產復工。
共產黨員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1